“你家都享受到了哪些扶贫政策?到乡里和村里办事,乡村干部有故意为难你们吗?家里有几个劳动力?平时都做些什么产业……”连日来,临沧市纪委112名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,前往市纪委“挂包帮”联系点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菖蒲塘村和扎模村。
“用脚丈量民情,用心服务民生。走出机关,沉下身子,与群众坐在一起,拉家常,话发展,以融洽的党群、干群关系,激发贫困农户主体意识,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,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一起奔小康。”临沧市纪委主要负责人对“挂包帮”“转走访”工作作出安排。
走心用心换群众舒心
“扶贫必须选准突破口。”为选准突破口,临沧市纪委做实结对帮扶这篇文章,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分布情况,在扎模村安排47名干部,结对帮扶贫困户85户、335人;在菖蒲塘村安排65名干部,结对帮扶贫困户120户、446人。
明确由1名市纪委副书记具体抓脱贫攻坚工作,成立机关“挂包帮”办公室,由1名市纪委常委担任办公室主任,负责日常工作;分别向两个贫困村派出6名驻村工作队队员,长期驻村帮扶。帮扶干部及时联村联户,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研究脱贫措施和路径。
今年以来,市纪委分别组织开展了入户访贫问苦行动、春节送温暖慰问行动、集中宣传教育行动、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和回访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活动,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走访贫困户1500余人次。
解民忧“不走过场”
“扶贫先扶志”这是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的共识。
“要解决贫困户想致富、想干事、有本事的问题,就得落实技术帮扶,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,培养农村致富明白人,培育新型农民上。”市纪委市监察局找准帮扶突破口后,邀请临沧技校、财校、卫校、农校领导、教师参加有关工作座谈会,听取各职业学校对乌木龙彝族乡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。
邀请临沧农校教师开展为期5天的农作物生产技术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、家畜家禽养殖、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四大方面专项技能培训,共培训群众424人次,参加专项能力测试考核106人,通过率达100%。
协调有关部门,开展农艺工、兽医防治员、砌筑工、种养殖、家政服务技能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次,培训人数561人,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561人,取证率100%。
协调市核桃研究所和临沧农校,派出专家深入贫困村对发展核桃、茶叶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,解决存在的问题,提出核桃和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,确定在核桃和茶叶生长管理关键期举办管护技术培训班,为挂钩贫困户核桃和茶叶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。
通过协商,临沧技校、财校、卫校、农校在招生上对乌木龙彝族乡给予支持,今年4所中专学校录取乌木龙彝族乡初中毕业生82人,其中,录取两个贫困村学生21人;组织扎模完小9名教师到临翔区南屏小学进行观摩学习,增强贫困村教师“教育为了人民”的意识,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。
帮民困不开“空头支票”
“我们山区家家都有核桃,以前卖核桃只有到乡上才能卖个好价钱,现在村里有核桃烘干机,在村里也能卖个好价钱,不用来回跑了。”村里的一位老大高兴地说。
乌木龙彝族乡地处偏远山区,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宜种植核桃,乡内居位着13种民族,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.9%,典型的传统农业乡、少数民族杂居乡,产业主要以核桃、茶叶为主,脱贫攻坚任务很重。
临沧市纪委结合当地实际,多次召开市纪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帮扶措施,为当地发展把脉,协调争取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,牵线搭引进扶贫项目,时时关心帮助协调解决发展难题,推进项目落实,让农民谋发展有基础、闯市场少担忧、做生意有平台。帮助扎模村和菖蒲塘村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,协调联系资金20万元;协调联系核桃烘干机2台;为扎模村争取解决河边挡墙和玉米汤挡墙工程项目25万元,协调落实校舍维修改造资金780万元,用于乌木龙乡学校建设;协调落实建设资金20万元,用于村民活动场建设。紧密结合纪检监察机关工作,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监管,杜绝腐败发生,落实好种粮补贴、退耕还林、义务教育经费、医疗养老等等惠民政策落实。
“在结对帮扶中,只要我们坚持把自己摆进去,深入了解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,把群众的心事当成大事来做,把群众的难事当作实事来抓,在脱贫路上就不会落下任何一个群众。”市纪委“挂包帮”办公室主任信心满满地说。(周建伟 孙亚丽 孙春丽)